(一)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开展力戒形式主义,推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落实工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办党组制定实施方案,认真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边查边改,长期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持续开展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预算的压减工作。
2.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召开专题会议4次部署工作。选派党性观念、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2人,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兴宁区兴东街道兴东社区支援基层疫情防控工作79天,其中1人继续抽调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3个月。2月,组织党员志愿者20人到结对共建社区五象湖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
3.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定点帮扶村宾阳县甘棠镇八德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3次,落实帮扶资金1.50万元用于发展香杉产业示范园(二期)。开展新春、“七一”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1.06万元;抽查7户监测户和脱贫户《广西巩固脱贫成果帮扶手册》。
4.发挥地情信息资政功能。参与市委政研室组织的《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关于南宁历史沿革、发展定位、产业发展等内容编写;参加“景云公园”专题调研会,提出意见建议;为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等提供地情资料和建议意见。向市委信息办报送信息4条,获采用1条;向市政府信息办报送信息12条,获采用1条。接待读者查阅资料约30人次。
(二)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1.着力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强首府战略、“书记引航担使命”等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党组建立并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3次,党组会学习8次,组织党员干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机关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1次、支委会7次、上党课2次、党员集中学习9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选拔任用年鉴科副科长1名,晋升四级主任科员1名;安置随军家属1名。
2.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次。传达中央纪委、自治区纪委、市纪委通报典型案件3次,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南宁市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分析研究办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和下一步工作部署,梳理廉政风险点,突出方志馆建设、书籍出版印刷采购、干部任免、预算执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风险防控。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活动,组织科级领导干部写廉政家书。开展春节、清明节、“三月三”、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廉政提醒和督促检查,开展廉政集体谈话5次。开展扶贫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无违纪违规情况。
3.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向市委、市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汇报情况,党组会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均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会议纪要报备派驻纪检监察组16份,接受组织监督。到定点帮扶村部署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杜绝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调扶贫作风纪律。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经常性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谈话。
4.牢牢把好意识形态关口。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1次,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意识形态警示教育片1次。执行《地方志出版物政治审查、保密审查制度》,完善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程序,全流程、全方位把好把好志书、年鉴、地情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的政治关。加强舆情研判,落实专人收集地方志舆论情报,强调要积极稳妥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
(三)弘扬工匠精神抓地方志主责主业
1.出台南宁市地方志事业“十四五”规划。制定《南宁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实施。
2.深入推进第三轮修志顶层设计。指导《南宁市良庆区志篇目》,现场研讨修改2次;协助梳理后印发各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评审,提出意见 85条;指导良庆区志办根据意见继续完善框架。推动各县(市、区)研究制定第三轮修志篇目框架。5月,到12个县(市、区)开展地方志工作调研,重点指导第三轮修志方案制定和篇目搭建。开展首轮、第二轮修志评估;举办志书编修业务培训班1期,培训全市地方志系统60余人。
3.开展专题志、村镇志、行业志编修与指导。起草《南宁市扶贫志》资料收集提纲,对历年《南宁年鉴》和地方志资料年报有关南宁市“扶贫”资料进行整理。指导和推动各县(市、区)村镇志编修,应邀指导中建八局南方公司司志编修。
4.持续打造南宁年鉴精品群。组织讨论修改完善《南宁年鉴(2022)》框架;6月底,《南宁年鉴(2022)》完成80%稿件编辑。启动《南宁网络年鉴2022》编修,征集网络年鉴条目并组织编写。完成12个县(市、区)年鉴2022卷篇目框架审查。到邕宁区、隆安县开展年鉴编纂业务培训。
5.推进《南宁通史》编纂出版。《南宁通史》古代卷进入排版阶段,近现代卷正在三审后修改完善,当代上卷已定稿,当代下卷因涉及最新研究成果在二审后修改完善。
6.落实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修改完善2021年南宁地方志资料年报提纲139个。6月底,印发《关于报送2021年度南宁市地方志资料年报的通知》,征集2021年地方志资料年报。
7.做好地方志开发利用和信息化建设。南宁地情网更新信息201条(篇),其中志鉴动态信息17条、其他信息89条、一周大事95条;上半年网站点击量超过1万次,累计1164.77万次。“方志南宁”微信公众号每个工作日更新1次。市方志办政务网站更新信息158条。开展政务网站自查整改。开展“方志文化进校园”“方志文化进社区”活动,向八德小学、五象新区第四实验小学、五象湖社区党总支部、五象湖社区团支部、碧桂园天玺湾小区物业公司等单位及群众赠送《南宁年鉴》《南宁地情手册》等,宣传普及方志文化知识。
8.做好方志馆日常管理。归类整理馆藏书库,入库《南宁年鉴(2021)》980套,其他县(市、区)资料82册,赠送有关部门地情资料约75册(其中国家方志馆55册)。协助自治区地方志办做好国家方志馆馆藏资料征集,赠送市、县(市、区)志书、年鉴超110册。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创建,6月通过市卫健委检查验收。
9.编辑出版《南宁方志》。第一期进入印刷阶段,第二期完成65%稿件编辑,第三期进入稿件编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