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成果

2023年市方志办全年工作成果

发布时间:2024-01-24 11:23     来源:市方志办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1.加强政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执行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民主集中制,召开党组会议51次对“三重一大”事项进行议事决策。开展市委巡察整改情况“回头看”活动,强化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实效。

2.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抓好问题整改、问题检视、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落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内容”,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5次,党组会开展理论学习27次。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组织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2次,举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1期。加强党对地方志事业的全面领导,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2次,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学习2次。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健康发展,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结对联系社区、定点帮扶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次,开展法治南宁、民族团结、方志文化、垃圾分类等宣传。

3.加强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时补选空缺委员。开展“讲政治 提能力 敢担当 促发展”实践活动、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行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努力创建模范机关示范单位、示范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凝聚‘志’力量 弘扬‘邕’文化”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参加全区地方志系统业务“大比武”活动,获特色专题讲解一等奖、业务知识竞赛二等奖、综合地情讲解三等奖,团体总分位列参赛的14个设区市地方志办第一。抓好党建带群建工作,指导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做好各项工作。抓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组织退休党员干部开展主题教育。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正科级、副科级领导干部各1名,晋升一级主任科员2名,任命四级主任科员1名。

4.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享乐奢靡四个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形式主义专项整治、酒驾醉驾背后的“四风”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专项整治等工作,强化营商环境建设,坚持转作风、治歪风、树新风,班子成员与党员干部开展提醒谈话18人次。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一把手”监督,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次。建立科级干部廉政档案,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进行廉政谈话4人次,开展节日廉政工作提醒8次,学习通报典型案例6次、观看警示教育片4次。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廉政家访2次,开展“最美家庭”“清廉家庭”评选活动。

(二)围绕中心发挥资政辅治功能

1.服务中心工作提供资政信息和经验成果。分别向市委信息办、市政府信息办报送信息14条、14条,获采用7条、5条(其中1条上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向媒体报送经验成果信息,中国方志网采用5条,广西地情网登载41条,中新网广西平台、人民网广西频道、法治网、改革网等国家级媒体登载4条,《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自治区媒体登载3条,《南宁日报》登载5条。参加毛主席接见广西各族人民纪念馆展陈大纲和设计方案评审会等会议10余次,为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办公室等提供相关地情资料、照片和建议意见。创新编印《南宁地情参阅》4期,其中第一期获市委常委、副市长范晓敏批示肯定;编印《南宁方志》4期,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开展地方志资源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转化调研成果推进建设“方志驿站”,打造文化宣传新阵地。

2.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与定点帮扶村宾阳县甘棠镇八德村党组织联建共建,办党组到八德村开展现场办公2次,与第一书记谈心谈话4次。领导班子带队到村开展调研指导活动8次,落实1.5万元用于发展香杉种植特色产业。开展脱贫群众大回访活动。慰问、帮扶八德村困难群众和党员80人次,投入资金1.2万元。  

(三)聚焦主责主业担当文化传承发展新使命

1.抓牢修志主业。一是主动谋划扶贫志编修。起草资料收集提纲,整理南宁市有关“扶贫”资料约60万字;起草并印发《<南宁市扶贫志>编纂工作方案》《南宁市扶贫志》篇目及撰稿分工,组织举办全市扶贫志编纂业务培训会议1次;督促和指导上林、马山、隆安3县开展扶贫志编纂工作。二是推进村镇志编修。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实地调研8个(次),广泛收集各村镇家谱、族谱、地情文献资料,拍录人物口述史、乡土风貌等视频资料,为推动和指导村镇志编修奠定基础;完成“推进南宁市村镇志编修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思考与建议”调研报告。三是持续做好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征集和审核完善全市及驻市130余家单位年报资料,夯实第三轮修志资料基础。

2.抓实年鉴编纂出版。一是争创中国精品年鉴。《南宁年鉴(2023)》被确定为代表广西参评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全年召开总纂会议6次,组织编纂实务培训会12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3次,打磨编辑4次,创新实施“分纂+责编”包干机制、挂牌督战机制,扩容完善集中交叉审校机制,建立完善跟厂修改机制,全过程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全面完成编纂任务。二是推进全市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加强对县(市、区)年鉴业务指导,完成县(市、区)年鉴2023篇目框架审读。督促横州市完成地方志工作严重滞后问题的整改,历年积欠志鉴清零。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到12个县(市、区)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确保县(市、区)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至年末,市本级及12个县(市、区)年鉴2022卷完成印刷;市本级及12个县(市、区)年鉴2023卷均获书号。

3.推进《南宁通史》编纂出版。《南宁通史》古代卷出版,首次系统理顺南宁市历史发展脉络,展现南宁市历史文化积淀与成就。12月19日,《南宁通史》古代卷首发式新闻发布会召开,活动被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人民政协网等20余家媒体(平台)报道。《南宁通史》近现代卷完成修改,交出版社审定。

4.推进地方志信息化建设。至年末,市方志办政务网站更新信息377条,南宁地情网更新信息667条(篇),“方志南宁”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786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访问量、栏目内容、实用性、更新频率等在广西地方志系统中名列前茅。及时处理网站漏洞,保障网站数据、信息安全。做好政务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应用相关工作。扩充地情全文数据库,年内新增电子书244册,累计8864册。

5.创新宣传方志文化。一是精心选点建设“方志驿站”,深入推进“六进”行动。在“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设立南宁市首个“方志驿站”,在南宁学院设立首个高校“方志驿站”,在市二十六中设立首个中学“方志驿站”,在隆安县布泉乡兴隆村农荷屯永高书院设立首个农村“方志驿站”,在青秀区图书馆邕州书院馆设立首个由自治区、市、城区三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共建的“方志驿站”,在良庆区蟠龙社区设立首家社区“方志驿站”。陈列展示《南宁府志》《南宁市志》等地方志文献,打造方志文化综合性服务平台。向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及部队赠送《南宁年鉴》《南宁市志(1991—2005)》等地情书籍近千本,宣传普及方志文化知识。二是组建南宁市方志文化宣讲队,讲好南宁故事。方志文化宣讲队挖掘《南宁府志》《南宁市志》《南宁通史》等史志记载的历史典故、人物故事,开发一系列宣讲南宁历史的精品课程,依托“方志驿站”阵地,走进“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宁学院、市委党校、市二十六中、市四十四中、五象湖社区等单位先后开展宣讲活动10次,服务群众5000多人,引导、带动广大市民群众、青少年学生和党员干部涵养家国情怀。三是制作方志文化视频系列作品,传播南宁历史。精心策划选题,挖掘、整理地方志中蕴含的优秀历史文化知识,制作推出“方志南宁小故事”“邕有乡情”等文化视频作品12期讲述南宁历史,提高广大群众对南宁历史和南宁地情的知晓率。

6.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编印《南宁方志》《南宁地情参阅》,采用本办干部职工理论文章11篇;督促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推进地情资料挖掘和地方志理论研究,县(市、区)完成方志论文稿件27篇。组织人员参加地方志理论研讨活动,2篇论文入围参加中国地方志工作小组主办的“2023年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地方志与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分论坛”,论文入选汇编。撰写地方志论文,获《广西地方志》《南宁日报》采用各1篇。

7.完善方志馆功能。一是创建“南宁市图书馆方志分馆”。项目列入市改革创新发展项目,把近1.2万册地方志图书目录信息接入市图书馆书目库,构建全域图书资料联盟网络和“馆馆服务”新模式,拓宽群众读志用志新渠道;9月28日,“南宁市图书馆方志分馆”揭牌启用。二是做好联合申报国家方志馆分馆前期工作。协调国家方志馆、自治区地方志办等议定区、市联合申报工作方案,召开申报工作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申报。三是归类整理馆藏书库,入库《南宁年鉴》400册、外地年鉴及县区年鉴志书185册,赠送有关部门地情资料约250册,接待读者及其他人员查阅资料36批次约80人次。

8.抓好综合行政事务管理。组织开展地方志工作绩效考评,配合市政府办公室开展地方志行政执法检查。完成精神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平安南宁、组织人事、妇委会、工会、老干部、档案、保密、政务公开、绩效考评等各项综合行政事务工作。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办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玉洞大道19号  邮政编号:530221

桂ICP备14005440号 网站标识码:4501000054    联系电话:0771-5849254

桂公网安备 45010802000202号